12月20日,毕节市召开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新闻发布会,就如何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推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毕节市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充实监管力量,加快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有效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有力震慑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药品安全形势整体稳定、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毕节市始终把药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市食药安委常调度、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强化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出台《中共毕节市委办公室 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毕节市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工作机制的通知》《毕节市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重要文件,推动关于药品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见效。
通过各部门加强协作,运用监督检查、抽检、风险会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综合手段,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与85家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两品一械”安全风险沟通联络机制。2024年以来,全市已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安全风险会商27次,市场监管、卫健、医保部门开展联合检查84次,移送药品领域违法线索75条;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0767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965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851份。
同时,全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两品一械”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构建协同高效顺畅的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通过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暗查暗访、交叉执法等多手段并举提升监管效能,以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等医疗机构为重点单位,以疫苗、麻醉药品等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为重点产品,着力开展农村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专项整治等行动。
今年以来,全市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8619家,排查风险隐患2254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23件;完成药品抽检600批次、医疗器械45批次,化妆品75批次,抽检规范率100%,合格率100%;办理“两品一械”投诉举报件135件,投诉举报办理合规率100%。
毕节市不断强化药品安全组织保障,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全市药品议事协调机构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建立涵盖全市10个县(自治县、市、区)241个乡(镇、街道)联络机制,全市农村药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全市建档在册药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8775名。全市共有334人专兼职从事“两品一械”监管、执法及检验工作,药品监管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今年以来,毕节市累计组织开展“两品一械”基层执法人员、医疗机构人员、基层药品监管信息员、协管员培训48场次,培训人员3900余人次,全市药品监管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强化。
同时,对全市2600余名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和药学技术人员开展公益培训,提升药品从业人员药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营造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毕节市将继续围绕“排查风险隐患、强化查办案件、全面提升能力”三条主线,以风险排查、案件查办、协同联动、能力提升为中心,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强化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排查化解风险隐患,打击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统筹推进各项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执法为抓手,强化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面巩固提升全市药品安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建华
编辑 翟培声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